<dt css="rd">
&esp;&esp;他们家安都听会几个字儿呢。
&esp;&esp;他也捡着觉得有用的学了学。
&esp;&esp;沈青越:“你会什么字?”
&esp;&esp;姜树: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。”
&esp;&esp;沈青越:“还有呢?”
&esp;&esp;姜树说顺口溜似的开始数:“宝峰县,山阳镇,姜家村,姜树、姜齐、姜胜,姜家旺,姜家才,姜家兴,姜家安。豆角、黄瓜、茄子、白菜、萝卜、豆腐,钱、银、文、两、斤……有的会写,有的不会写。”
&esp;&esp;姜竹:“就这些?”
&esp;&esp;姜树:“这些就差不多了!反正是上村里收,大家名都大差不差的,太难的字我就说不会念,主要就是数嘛,沈先生你教教我那些田啊亩啊什么的,我再找里正借咱们村从前的那些公文什么的,你教我念念,肯定都差不多,我知道意思了到时候念错俩字也没人发现。”
&esp;&esp;沈青越:“……”
&esp;&esp;不得不说,还真是个投机取巧的思路。
&esp;&esp;沈青越:“你干一天多少钱?”
&esp;&esp;姜树:“五十文。”
&esp;&esp;沈青越稀奇了:“五十文?你费这么大劲儿?”
&esp;&esp;现在姜树又重新做起了卖菜的生意,不过他是往镇上卖,姜望南是往码头卖,井水不犯河水。
&esp;&esp;入秋山货正多,也是囤粮囤菜的季节,他还从姜竹这儿批发了些三等山货,走量便宜卖,加上其他的,每天收入可能比五十文还多呢。
&esp;&esp;疯了?
&esp;&esp;过把瘾把好不容易又干起来的买卖重新丢了?
&esp;&esp;沈青越狐疑地看他:“你就为了这五十文?”
&esp;&esp;“怎么可能!”姜树嘿嘿乐,朝沈青越竖起大拇指,“要不说沈先生就是沈先生,聪明,我回来说他们没一个多问这一句!”
&esp;&esp;他神神秘秘道:“县衙明年招人,我干过这个,更容易进。”
&esp;&esp;沈青越恍然大悟,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,“你有门路?那两个官差?”
&esp;&esp;姜树不好意思地笑笑:“他们能介绍,但是还得花点儿钱。”
&esp;&esp;沈青越大概知道他为什么急吼吼跑来山上了,原来不止需要教书先生,还需要个能掏得起银子的投资人,他笑问:“多少?”
&esp;&esp;姜树先伸出个巴掌,又收起四根手指,“五十两,最多……一百两。”
&esp;&esp;姜竹听得直皱眉:“你家有那么多钱吗?”
&esp;&esp;姜树:“当然没有!”
&esp;&esp;他们家又不是大伯家,省吃俭用能攒钱,要是十两八两的,他去抱着他两个哥哥两个姐夫的腿哭,没准还能借出来,五十两,他就只能找外援了。
&esp;&esp;他就是吊死在屋檐上,他两个嫂子两个姐姐也不会理他。
&esp;&esp;说完,他眼巴巴地看着姜竹:“你有吗?”